遼粵大戰的G2、G3,遼寧本鋼場均輸掉16分,到了出局的邊緣。
在那兩場比賽,陣容年齡平均26.1歲的遼寧男籃,被廣東男籃平均22.8歲的腿腳完全壓製。
在G2周琦複出之後,杜鋒指導擺出11-12人的長輪換配合周琦的高度壓製,與隻有8-9人輪換的遼寧男籃玩體能上的田忌賽馬。那些輪換中多出來的“新人”,在策略上壓得遼寧隊喘不過氣來——張皓嘉單防張鎮麟的效果肉眼可見,並且進攻端一度保持了73.9%的三分命中率;而李奕臻對於弗格和趙繼偉的全場纏繞給徐傑和胡明軒騰出了大量的休息時間。
並且,在徐傑、胡明軒和李奕臻可以支撐起後場輪換強度的情況下,杜鋒指導可以順勢擺出以喬丹-貝爾為核心的五小陣容,在不使用周琦的前提下繼續壓製遼寧男籃的體能紅線,此消彼長之下,周琦在三節末和四節初上來發力收割比賽。
在G4之前,周琦場均打不到27分鍾,還沒有杜潤旺多,這意味著他時刻都能保持滿血狀態戰鬥。
與之相比,當時場均40分鍾的趙繼偉幾乎每場拚到臉都白了。19年老兵(也是全CBA打球時間最長的人)李曉旭還要每場拚30分鍾。全CBA歲數第3大的韓德君則要打21分鍾,甚至他還是支撐遼寧隊的強點......
G3李曉旭拚了30多分鍾後受傷離場
但是,G4成為了係列賽的分水嶺。
這一場,周琦打了比以往都多的31分鍾。而就是這比平均時間多出來的4分鍾,打破了係列賽的平衡。
G3李曉旭的意外受傷原本看似是壓垮大比分1-2落後的遼寧男籃的稻草,但實際上,這卻迫使楊鳴指導不得不破釜沉舟,背水一戰。
他不得不提上付豪填補李曉旭首發的空缺,更重要的是提拔之前坐足冷板凳的劉雁宇成為第一替補。而這背後的潛台詞是——“我必須堅定給年輕球員機會,讓他們成為X因素”。
在這一刻之前,手机看片网站可以從輪換中看出楊鳴指導並沒有信心使用板凳席末端的年輕輪換。對比起廣東隊嚐試掀起青春風暴的情況不同,遼寧隊對於年輕球員的使用頗為“抵觸”。
G2上半場有這樣的一幕,作為後衛的李奕臻上來之後出現非常離譜的接球走步失誤,但杜指導沒有因此立刻把他換下去,因為他在防守端仍然能通過連續的補位和協防做出有效的貢獻,不至於讓自己成為被對手利用的缺口。
而在同樣的階段和同樣的情境之下,遼寧隊的20歲小將張峻豪剛上來就送出去2次失誤,楊鳴指導看到此情此景立刻讓前者回到板凳,全場比賽他隻打了4分鍾。
到了G3,兩邊年輕球員的分化繼續擴大,李奕臻在纏鬥趙繼偉的同時還能像曾經的徐傑那樣為球隊拚出額外的籃板球,以及命中空位三分懲罰遼寧隊輕視自己的防守。
而楊鳴指導隻能碰運氣般的在板凳席點將,G2點了04年小將張峻豪,4分鍾送了2失誤。G3沒有再給張峻豪機會,而是點的99年小將周俊成,但結果仍然是7分鍾4犯規3失誤的無效輪換......
這一切曾讓遼寧隊處於完全被動的挨打之中。
在這樣的前情鋪墊下,可見楊鳴指導做出如此調整需要多大的決心。要知道,劉雁宇在G4臨危受命之前,季後賽可是一分鍾都沒打。
但事情在變陣後發生了變化。G4莫蘭德和付豪的小內線組合用機動性調動了蹲坑防守的周琦,從廣東隊一度擺出周琦對位付豪、杜潤旺對位莫蘭德這不合邏輯的布置,就能看出他們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莫蘭德運球推進,付豪弱側切入,搞得周琦有點焦頭爛額
而輪換階段劉雁宇上來之後,既能中投、衝搶前場籃板和保護籃筐的他,迫使杜鋒指導拿上許久不用的徐昕來彌補高度而不是李奕臻繼續消耗趙繼偉。
付豪強吃胡明軒吸引了周琦的協防,然後傳給處於空位的劉雁宇命中投籃,你能看到周琦在傳球的拉扯中無法兼顧內外防守
趙繼偉和莫蘭德的擋拆調動了周琦,然後給弱側埋伏的劉雁宇製造了吃餅機會
這邊廂劉雁宇不斷通過二次進攻和中投在局部積累零碎的優勢,那邊廂徐昕上來不僅進攻端拖後腿,防守端被韓德君點名軍訓。
更重要的是,當徐昕上來,也就意味著杜鋒指導在G2、G3圍繞貝爾設計的“殺人”五小無法啟用。沒有了五小陣容快節奏高強度全攻全守對遼寧男籃的持續體能消耗,再加上遼寧隊自身通過“不再啃老”,改變了輪換年齡結構,增強了體能儲備,廣東男籃G2、G3的贏球公式被瓦解了。
也許是過於大意?也許是對遼寧隊4號位變陣的準備不夠充分?杜鋒指導甚至祭出了係列賽第一次搭配的周琦+貝爾的雙塔組合,試圖通過一高一快的方式重新找回內線的主導權,盡管貝爾能夠通過強吃小型內線完成得分,但你知道的,讓“追夢”得分從來就不是勇士的贏球方式,對於把貝爾當作廣東追夢的華南虎而言亦是如此。
同一時刻,楊鳴指導立刻拿上G4的最佳球員付豪應對雙塔,後者立刻通過兩次反擊貢獻5分,把難題拋回給了杜鋒指導。然後杜鋒指導始終沒有拿出有效的解法。
周琦在G4比平時多打了4分鍾,但這多出來的4分鍾背後,是莫蘭德+付豪+劉雁宇的機動性內線組合給予周琦必須承受的巨大消耗。對比起G2、G3周琦汗都不怎麽出的觀感,G4的他疲態盡顯,或許也是因為這一場的肉搏纏鬥,加重了他的腰傷導致他無法出戰係列賽最後一搏,而他的傷缺在G5產生了巨大的連鎖反應。
原本付豪和劉雁宇的組合就已經讓杜鋒指導的排兵布陣陷入被動,隨著周琦無法出場,手裏有更多牌可打的楊鳴指導沒有錯過乘勝追擊的機會,利用廣東男籃內線的真空,給了華南虎最後一擊。
楊鳴指導用莫蘭德和韓德君點名全場正負值最低的徐昕,逼著他用小陣容解決問題。而當杜鋒指導拿下徐昕,用沃特斯打三後衛的小陣容,後場籃板又丟了個精光。比賽末段隨著徐昕已經被打到沒有自信之後,即便他在場,他的高度對於保護籃板也不再有任何加成了。
當張鎮麟、莫蘭德、韓德君不斷在廣東隊艱難防成後拚出一個額外的進攻回合,甚至連趙繼偉都能在徐昕麵前賊到一個前場籃板,然後屢次用3+1把華南虎剛打出來的反撲士氣硬生生摁了回去,你就知道廣東男籃在這輪係列賽的大勢已去。
連趙繼偉都能在徐昕麵前拚到一個前場籃板,然後重新組織攻勢打成進攻,這球已經沒法打了
絕處逢生的遼寧男籃值得大家脫帽致敬,但如果手机看片网站從後視鏡回頭看——假設G3李曉旭沒有受傷,楊鳴指導大概率不會改變原有的輪換,而沒有付豪和劉雁宇更多的戲份,逆轉廣東隊的連鎖反應或許也無從談起。
遼粵大戰前還在“啃老”舒適圈裏的遼寧隊,並不會下定決心給板凳末席的新鮮血液什麽真正重要的戰術地位。因為那時楊鳴指導對於老將的信任始終高於那些還未證明過自己的年輕人。
但這就像那個搞笑的悖論——“這份工作要求我有工作經驗,但你不給我工作,我哪來的工作經驗呢?”
對於成熟老將的過分依賴是遼寧隊如今的顯性特征,也許這無形之中壓縮了年輕球員的生存空間。
根據《CBA23-24賽季白皮書》的統計,2018-19賽季至2022-23賽季期間,遼寧隊隻提拔了12名球員,留下的球員隻有6人。
還有,本賽季廣州龍獅和山東高速引進各引進6名新人,他們屬於第一梯隊。廣東宏遠提拔了4名青訓球員,通過選秀拿到1位新秀,和青島、南京、北控同屬第二梯隊。
而遼寧本鋼,隻有2名青訓新人的加入,處於聯賽尾部的水平。
由此不難看出,遼寧隊的青訓輸血能力在掉隊。
如果手机看片网站隻看本土球員為各自球隊效力的年限,你會發現遼寧隊開始出現了所謂“功勳籃球”的跡象——遼寧全隊平均7.9年的在隊工齡,全CBA最高,而7.9年大概已經超過一名運動員的生涯保鮮期了(NBA曾經有過統計一名球員平均的職業生涯長度就是4-5年)。
遼寧隊這套冠軍班底正在老化已經是明顯的事實,這一次遼粵大戰一度被打到絕境無疑也是對遼寧隊敲響的警鍾。
有人正在老去,但始終有人正年輕,這是不可違抗的物理定律。遼寧本鋼整個球隊隻有3名本土“00後”,而廣東隊這輪係列賽就有7個“00後”登場亮相,其中神奇小子李奕臻已經給手机看片网站留下了絕對深刻的印象,即便是G5成為遼寧贏球背景板的徐昕,給他一個夏天的時間,這個CBA第一高度在經受挫折教育後也許能成為這個聯盟數一數二的護框中鋒。而且,已經接過了廣東隊核心權杖的胡明軒和徐傑,前者26歲,後者才24歲,是國字號的“00後”。
當競爭對手們都在開始革新陣容,那麽除了注視象征頂峰的冠軍鼎,遼寧隊還應該把目光望向別處。
王仕鵬、趙睿怎麽從遼寧來到廣東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而這輪係列賽表現驚豔的李奕臻和張皓嘉,都是遼寧人。還有遼寧老鄉張慶鵬也把自己的外甥彭士峻送到了宏遠,原因不外乎——他說宏遠的青訓係統是最科學的。
楊鳴:手机看片网站這批球員確實年齡偏大 但經驗豐富&自我調整能力強
坊間也有傳言,廣東青訓能吸引人才的原因是能解決學費和就業兩個問題(就算打不上職業隊也有出路),而且不講關係,有能力就上;另一支近年來青訓搞得有聲有色的上海大鯊魚,也有類似的共性,並且背靠久事集團的上海男籃,有足夠的財力網羅全世界的青年人才,不然你以為戴昊、李弘權、李添榮,還有象牙塔裏的偰李永煒,是怎麽願意穿上大鯊魚球衣的?
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籍貫和戶口已不再是阻止人才自由流動的枷鎖,當市場充分發揮其有效性時,贏家注定是那些願意向年輕球員張開懷抱的隊伍。
這對於目前平均年齡聯盟第3高的遼寧隊而言,也許是比如何贏下遼粵大戰,更值得思考的問題。
畢竟遼寧球迷肯定也不想未來有一天聽到有人對他們講——“遼哥,你後繼無人啊!”